中国现在热钱太多,大搞建设是普遍的刺激经济的办法,但是投入这么一笔钱,从战略上或者从外交等等方面考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需要好好权衡,西部没有东南沿海发达,原因大家都了解,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经济的繁荣。贯穿西部的这条铁路可以为新疆和周围国家地区带来不可忽视的繁荣,利益是长远的。从战略上讲,除了沿海岛链之争,中国又多了一条通道,让俄罗斯,印度和越南无计可施,也为外交添足了底气,不失为上佳策略。43亿美元可以做多少事,造航母建战斗群,买飞机,买潜艇也许能在虽短的时间增强国力,但是长远点呢,在经济不是很困难的今天,为将来做投入是值得的。
有人担心外国势力抵制,层层阻挠,大国相互排挤,小国天天橙色革命,这条铁路线随时都会变成废铁。让我想起了阿拉斯加的故事,当然不一定恰当。
在1867年3月29日俄国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美俄双方同意以7,200,000美元(含手续费200,000)成交。而土地合约的生效日期就在1867年10月18日,故一直到今日,阿拉斯加为了庆祝这天,特定为阿拉斯加纪念日(Alaska Day)。这笔土地交易成为世界土地交易史上面积最大的一笔交易,且平均单价每英亩才二分钱。 不过负责此购地案的美国国务卿威廉·西华德(William Seward)以大量金钱买下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使得当时很多美国人觉得这并不值钱,并揶揄这是“西华德的蠢事”(Seward's Folly)或“西华德的冰箱”(Seward's Icebox)。可是他讲了一句话,他说:“现在我把它买下来,也许多少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因为买到这块地,而得到好处”。
现在阿拉斯加在战略上的价值无法估计,给多少钱美国人都不会卖的。
我们既然要做大国,就要有大国的作风和底气,铁路不一定要我们一家独大,可以按路线距离各国平摊,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相信对各国都有好处的事情,没有人会反对。做好俄罗斯和周围国家的安抚工作,中俄也有铁路和陆路,改革开放不仅仅局限在东南沿海,修建铁路也为中西部带来了机遇。
中学语文和政治学得不好,忙于生计又没时间学习,说错了话,大家多体谅
[ 本帖最后由 sjb788 于 2010-11-24 20:30 编辑 ]